Service
一、背景與問題分析
某型號廚余垃圾處理器在第三方檢測中暴露出150kHz-30MHz 傳導發射超標(最高超差 22dBμV),涉屬典型共模干擾,不符合新國標電磁兼容要求。
二、整改前
廚余垃圾處理器在12.8MHz頻點傳導發射超標21.99dB的問題,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問題主要來源于
1. 干擾源:高速永磁電機驅動電路
2. 耦合路徑:電機電樞繞組漏感(8μH)與控制板 GND 形成諧振回路,通過電源地線(阻抗 2.3Ω)向 LISN 注入共模電流
3. 關鍵缺陷:原共模電感(50mH)在 12MHz 以上阻抗驟降(實測僅 80Ω),Y 電容(2.2nF)未直接連接金屬殼體,形成接地環路。
三、整改措施
1. 電源濾波升級:X 電容增至 0.22μF,雙繞組共模電感(ACCM01-2814-251B),AC輸入端套3圈納米晶磁環(MCNC-220614-300)
2. 電機干擾抑制:電樞繞組并聯 RC 吸收電路(10Ω/0.1μF),電刷端加 470pF 瓷片電容。
3.變壓器優化:初級繞組外繞屏蔽銅箔,調整繞制順序:初級→屏蔽層→次級,漏感從 12μH 降至 4μH。
4. 接地系統重構:采用 “熱地 - 殼體 - 保護地” 三地合一設計,控制板 GND 與金屬底座間增加 Y電容(332)
四、整改后
五、總結與建議
1.系統性設計的重要性:傳導發射超標非單一元件問題,需從電機 - 電源 - 結構全鏈路分析。
2.工藝一致性挑戰:共模電感繞制公差(±5% 感量)、接地螺釘扭矩(需≥1.5N?m)等生產細節影響整改穩定性,后續需導入 AOI 檢測與工藝防錯。
3.長期優化方向:探索無刷電機替代(消除電刷干擾)、集成式 EMI 芯片,預研預研無刷電機 + 數字濾波算法。